GB/T38785-2020建筑用薄膜太阳能
2023-09-15
标准简介:本标准适用于以比特串行数据传输的远动设备和系统,用以对地理上广泛分布 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定义的链路过程严格限定于工作在窗口尺寸为1的报文传输序列。这意味 着启动 站(启动报文传输的站)的链路层仅在前一次接收的报文传输请求已成功地完成或带差错指示地结束 后才能接收新的报文传输请求。链路传输规则适用于半双或全双工通道的远动系统中的平衡和非平衡传输。本标准定义的标准传输过程适用于IEC 60870-1-1描述的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和多点环形的配置。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功能的基本本路传输服务的三种类型组成,即:l)发送/无回答(SEND/NO REPLY)2)发送/确认(SEND/CONFIRM)3)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这两种服务由请求站和响应站之间的一序列的不可分离的对话要素组成。本标准定义的规约在双向通信系统的每个方向仅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一个链路传输服务。每次传输服务在下次传输服务开始之前,应已成功地完成或报告出现差错。这意味着连续成组传输的窗口尺寸为1,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的差错的恢复采用自动重传请求(ARQ)的停止—等待方法。在全双工通道的点对点配置中,定义的规约支持平衡传输过程,即在通信链路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传输服务。这使子站发生事件时无需主站查询,就可以向主站(控制站)报告突发(自发)事件,从而减少报告延时,实现较快的数据收集。然而,每个子站使用全双工通信通道将导致设备费用增加。
标准号:GB/T 18657.2-2002
标准名称: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英文名称: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5:Transmission protocols--Section 2:Link transmission procedures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标准性质:推荐性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2-02-02
实施日期:2002-08-01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能源、核技术>>电力>>F21电力系统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200遥控、遥测、遥感
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多其他检测内容请咨询客服。